來源:浙江省交通運輸廳
隨著汽笛一聲長鳴,一輛駛向寧波舟山港的鐵水聯運班列,從湖州鐵公水物流園區內的西鐵路貨場開出。首列從該貨場開往寧波舟山港的鐵水聯運班列共50車,總計100個標準箱,預計10小時后抵達目的地,為湖州進出口外貿企業多了一條便捷、安全、高效的出海通道。
其實湖州出海通道最早從內河航道啟航,1851年,南潯生產的輯里湖絲,依托長湖申航道,運往上海,出口海外,獲得金獎。如今湖州及周邊的出口外貿集裝箱,在安吉上港、長興捷通、德清多功能港區等集裝箱碼頭裝船,河海聯運、水水中轉,運往上海港、寧波舟山港,銷往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。去年湖州港集裝箱吞吐量達47.8萬標箱,占全省內河集裝箱運輸總量62%。
繼河海聯運后,去年空水聯運開啟,湖州南方物流碼頭投資5億元的國內最長耐高溫22公里帶式輸送機工程建成運行,這條“空中運輸走廊”年運輸量達1050萬噸。建材熟料通過“空水聯運”每天減少運輸車輛往返約2400車次,全年可節約燃油2026噸,減少尾氣排放14278噸。
從河海聯運、到空水聯運、再到鐵水聯運,大宗貨物運輸方式的多元化,降低物流成本,促進綠色發展。
隨著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,湖州首次提出打造“樞紐門戶之城”。作為全國首個內河水運轉型發展示范區,眼下的湖州港,不但是上海港、寧波舟山港的“橋頭堡”,更成為長三角內河樞紐港,引領著內河綠色水運高質量發展。
關于作者